各部门:
2022年3月10日凌晨,我市江宁区在外省市来宁返宁重点人员中发现新冠病毒阳性感染者。省市教育、防疫部门高度重视,迅速部署,3月10日下午高职园召开疫情防控工作会议,3月10日晚省教育厅发布《关于做好近期学校疫情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根据相关会议、文件精神,为进一步压实防控责任,做好学校疫情防控工作,经学院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决定做出如下安排,请部门及时传达落实。
一、精准掌握师生健康状况
各部门要严格实行健康状况“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做好师生“晨午检”工作。每日掌握师生员工动态,动态精准掌握师生员工健康状况,做到对在校师生员工人数、行程轨迹等健康管理信息底数清、情况明。
全校师生要严格执行属地、学校疫情防控的有关规定要求,有任何特殊情况及时上报;故意隐瞒、未及时报备或不遵守健康监测、集中隔离等防疫措施,导致疫情传播扩散的,将承担法律责任。
建立家校协同防控机制,将家人(共同居住人)的健康状况纳入每日健康监测。如家人(共同居住人)有境外或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须第一时间报告所在单位和社区。
二、加强人员及活动管理
1.严把校门关。师生员工入校时需佩戴口罩,严格进行身份核验和体温检测,外来人员还需查看健康码、行程卡,所有人员健康码和体温正常、佩戴口罩方可进入。
2.严格外出审批。全校师生员工非必要不离宁,确需离宁必须进行审批;返宁后根据要求完成核酸检测、提交书面申请,获批后方可返校。鉴于近期南京疫情形势,建议所有教职员工“两点一线”出行,不参加聚集性活动。如前往公共场所,须佩戴口罩,与他人保持社交距离。
3.合理设置快递收发点。加强对快递人员核查、登记与管理,加强快递包裹的预防性消毒。设立单独区域,对来自中高风险地区快递包裹进行内包装二次消毒。
4.加强食堂卫生管理。安排师生志愿者,引导师生佩戴口罩,餐前洗手。安排师生错峰就餐,就餐排队时与他人保持安全距离。加强食材采购、存储、加工和销售等环节卫生安全管理,严格执行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做好就餐区域桌椅、地面及餐(饮)具和炊具的清洁消毒,及时清理和收集餐余垃圾。
5.加强宿舍管理。学生宿舍严禁外来人员入内,安排专人负责宿舍的卫生管理和检查,引导学生在宿舍区不聚集、不串门。宿舍要勤通风、勤打扫,保持厕所清洁卫生,洗手设施运行良好,做好垃圾清理和日常公共区域消毒。
6.加强活动管理。根据校园情况合理控制人员密度,加强对公共空间内的人员密度控制,尽可能实施最小单元群体管理,以专业、楼栋、年级、班级等为单位进行学习、生活、体育活动等。
7.加强课堂管理。严格执行缺课跟踪制度,授课教师与辅导员及时对缺勤学生进行跟踪排查,确保无一疏漏。在教室授课时,建议学生佩戴口罩,同时做好教室通风、打扫、消毒等工作。
8.强化施工现场疫情防控主体责任。建设项目协调保障组督促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要从严落实疫情防控主体责任,进一步细化疫情防控方案,明确工作职责,健全完善应急处置机制,对相关人员进行从严管控、全面排查,坚决阻断施工现场疫情风险。
三、持续推进常态化核酸检测
师生常态化核酸抽测每周抽测比例不低于10%,安保、保洁、宿管、食堂、快递、城建工作人员等校园重点人员每周进行1次核酸检测。
四、加强疫情防控宣传教育
充分利用学院“两微一端”平台、部门会议、班级班会、橱窗、展板、电子屏等形式开展疫情防控宣传教育,确保师生了解疫情发展形势,掌握具体防疫措施,不断提升科学防疫本领。
五、推进新冠疫苗接种工作
各部门全面梳理师生员工新冠疫苗接种情况,督促符合条件但尚未完成接种的人员尽快完成接种。
六、全面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1.各专项组进一步完善疫情应急处置预案,充实小组人员力量,在3月14日前开展疫情防控线上应急演练,确保随时能够启动应急处置程序。
2.后勤医疗保障组足量储备防疫物资,制订全员核酸检测预案,开展健康隔离观察场所满负荷运行情况测试,强化后勤保障力量,确保物资充足、程序合理、管理规范。
七、加强疫情防控督促检查
强化问题导向、底线思维和风险意识,加强疫情防控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避免责任不落实、措施不到位、问题不整改现象,确保学校教育教学、考试活动、管理服务等各项工作的开展符合疫情防控规定,筑牢校园疫情防控网,织密师生健康防护网。
学院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
2022.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