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员业务研讨】匠心护航·育见未来

电子工程系与信息工程系辅导员团队业务研讨

时间:2025-03-14浏览:54

313日,电子工程系与信息工程系辅导员团队,在学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的辅导员工作室举行了一场业务研讨会,旨在深入探讨学生资助工作、学生干部培养、心理健康、团委工作及就业指导等方面的创新与实践。会议现场气氛融洽,讨论内容深入且具有前瞻性。

一、精准认定困难学生,确保资助到位。

在资助工作方面,两系辅导员团队就如何精准认定困难生进行了深入探讨。电子工程系分享了其通过实地家访、宿舍走访、谈心谈话等多种方式,全面了解学生家庭经济状况,确保资助资源精准送达最需要的学生手中。信息工程系则结合学生日常消费数据,对困难生进行动态评估,及时调整资助策略。双方一致认为,精准认定困难生是确保资助工作公平、公正、有效的关键。

二、积分制管理,激发潜能。

在学生干部培养方面,两系辅导员团队共同探讨了积分制管理的应用。信息工程系详细介绍了其积分制管理体系,通过设定明确的考核标准,如组织活动、志愿服务、学习成绩等,对学生干部进行量化考核,并作为各项工作开展的参考依据。双方认为,积分制管理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干部的潜能,促进其全面发展。

三、创新活动,直面挑战。

电子工程系心理气象站老师禹花宁简述了现阶段的工作重点,“预防为主”的心理防线、强化多方协同育人机制、提升辅导员专业能力。计划通过常态化科普、早期预警、与专业课融合、案例督导等多种方式,全面推进心理育人工作。信息工程系王林林老师针对理工科学生内敛务实的性格可能引起的隐性心理问题识别困境进行分析,辅导员们反思需加强“非言语信号”观察,建立更敏锐的预警机制。同时,学业压力与心理干预的平衡难题也受到关注,此外,家校协同的局限性也被提出,辅导员们建议通过设计《家长心理沟通指南》提升家长对心理问题的认知。

四、拓宽渠道,精准对接。

在就业工作方面,两系辅导员团队就如何拓宽就业渠道、精准对接企业需求进行了交流。电子工程系介绍了其与企业合作建立的实习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实践锻炼机会。信息工程系希望两个系的就业资源可以共享,匹配学生专业与企业需求,增加就业匹配度的成功案例。双方认为,拓宽就业渠道,精准对接企业需求,是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关键。

会议最后,信息工程系党支部副书记陈雪指出:“学生的成长过程,也是辅导员自我提升的过程。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要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陈雪强调,辅导员要紧跟时代潮流,及时捕捉学生的心理变化,用更加科学、有效的方法来引导学生。同时,她提出了“家校联动”和“五育融合”的教育理念,认为只有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合作,以及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相结合,才能培养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陈雪还提醒大家,在遇到问题时,要通过正确的渠道寻求解决方案,避免因为沟通不畅或决策失误而给学生带来不必要的困扰。最后,她呼吁全体辅导员要携手共进,共同为学校的发展贡献力量。

电子工程系党支部副书记叶绘在本次会议总结中,首先表达了自己对辅导员工作的深厚感情:“为学生付出,我从不求回报。我热爱这份工作,它让我有机会近距离地陪伴和见证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她强调,作为辅导员,要充分发挥岗位职能,不断优化工作流程,确保学生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都能高效、有序地进行。同时,叶绘还鼓励大家在面对困难时,不要孤军奋战,要及时寻求团队的帮助和支持,共同解决问题。

此次业务研讨,不仅加深了两系辅导员团队的友谊与合作,更为双方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更好地服务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了宝贵思路。未来,两系将继续携手共进,共同探索学生工作的新路径,为培养更多优秀人才贡献力量。

图:朱倩

文:朱倩

审核:叶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