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系(部)、处室、继续教育学院:
2022年度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面向全市公开招标。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指导思想
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围绕中央和省、市委重大决策部署,坚持以重大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深入研究阐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着力推出有理论说服力、有实践指导意义、有决策参考价值的成果,为扛起“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光荣使命,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南京新篇章、全面建设人民满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典范城市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
二、项目类别和资助额度
本次招标项目包括专项项目、重大项目、重点项目、一般(青年)项目,每个研究方向原则上确立1至2项中标项目。
1. 专项项目。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结合用好百年党史宝贵精神财富,兼顾学理阐释与南京实际开展研究。选题方向3个,每项资助研究经费8万元。
2. 重大项目。紧扣市第十五次党代会目标任务,侧重南京发展道路和发展战略研究。选题方向1个,资助研究经费15万元。
3. 重点项目。侧重南京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亟需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研究,研究成果立足转化应用,提出务实管用的对策建议。选题方向5个,每项资助研究经费8万元。
4. 一般(青年)项目。兼顾应用对策研究与基础理论研究。应用对策研究类项目的成果要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基础理论研究类项目的成果要有深度、有新意。选题方向19个,每项资助研究经费5万元。
三、申报要求
1. 本次招标有28个选题方向,不受理自选选题,但申请人可以根据选题方向微调具体申报题目,课题名称的表述应科学、严谨、规范、简明,一般不加副标题。
2. 申请人在“南京市社科基金和新型智库管理平台”进行申报(网址:http://njskpt.025nj.com/),申报系统使用方法详见《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人使用手册》。申报时间为公布之日起至4月7日24时,单位审核截至4月23日18时,逾期申报平台自动关闭。
3. 申请人在线注册后,下载《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书》(以下简称《申请书》)《设计论证(活页)》模板,离线填写内容保存后上传至系统,完成申报后提交审核。审核通过后,申请人即可以打印《申请书》《设计论证(活页)》。
4. 申请人要按照《申请书》的要求如实填写申请材料,并保证没有知识产权争议。在填写《设计论证(活页)》时不得出现申请人姓名和所在单位等直接或间接透露申报者信息的资料,否则不予评审。凡在申请中弄虚作假者,一经发现并查实后,取消3年申报资格;如获准立项即作撤项处理并通报相关单位。
5. 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受理:申请人不具备申报条件的;选题不符合《选题方向》;项目论证简单草率,填写内容有明显缺项;无相关前期研究成果或前期研究成果与所申报项目无关;申请书填写内容不实、弄虚作假,或相关成果存在署名等知识产权争议等。
四、材料报送:
请项目负责人于2022年4月23日前将申报材料提交至科研及校企合作处。申报材料包括:《申请书》及《设计论证(活页)》纸质版一式三份(含1份原件)。 上述材料电子稿请发送至573346674@qq.com。
科研及校企合作处
2022年4月19日
附件:选题方向
选题方向
专项项目
1. 百年党史视域下的南京红色血脉赓续路径研究
2.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特质与伦理意蕴研究——以南京城市发展的制度、政策和路径为例
3. 基于三份历史决议的中国共产党总结经验方法论研究
重大项目
1. 南京建设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示范区对策研究
重点项目
1. 探索新型融资方式盘活南京国有资产研究
2. 数字经济引领南京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
3. 南京城市形象塑造与传播研究
4. 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区级融媒体中心、“学习强国”南京学习平台建设的研究
5. “双减”背景下南京深化教育改革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的研究
一般(青年)项目
1. 南京都市圈省际毗邻地区高质量发展研究
2. 南京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的对策研究
3. 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南京创新产业集群研究
4. 南京加快制造业发展和壮大实体经济的研究
5. 新发展格局下南京市国有企业改革创新发展路径研究
6. 新时代人才强市建设路径研究
7. 基于信息融合的智慧社区基层党建服务平台研究
8. 党建引领南京网络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助力人民满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典范城市建设研究
9. “十四五”时期加强南京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研究
10. 南京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建设研究
11. “三全育人”背景下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究
12. 南京社会主义现代化典范城市目标下城市有机更新策略研究
13. 疫情发展新阶段南京城市数字治理的路径研究
14. 医养结合政策优化南京老龄化治理的研究
15. 南京建设儿童友好城市的路径研究
16. 扩大南京市中等收入群体和形成橄榄型社会结构的研究
17. “三治融合”视域下南京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研究
18. 新时期南京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路径研究
19. 南京城市居民低碳生活方式的实现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