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实践”双轮驱动 卫星遥感技术培训助力师生技能提升

发布者:王国珍发布时间:2025-04-17浏览次数:50

为提升卫星工程团队、卫星通信与导航技术专业师生对学校卫星工程的认识及应用能力,助力培养航天产业和社会发展所需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学校邀请长光卫星技术有限公司工程师为师生们开展为期两天的卫星遥感数据处理与应用专题培训。此次培训聚焦卫星遥感技术的行业应用,参训人次80余人,为推动学校航天相关专业的发展、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415日,由工程师黄帅主讲卫星遥感数据预处理专题实践。黄帅作为遥感数据处理领域的资深专家,拥有丰富的项目经验和深厚的理论功底。培训伊始,她便从卫星遥感数据的基本概念入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数据获取、存储和传输的原理,让参训人员对卫星遥感数据有了全面而系统认识。随后,结合实际案例,详细阐述了卫星遥感数据预处理的主要流程,包括辐射校正、几何校正、大气校正等关键环节,并重点介绍了各环节的技术要点和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

为了让参训人员更好地掌握卫星遥感数据预处理技术,黄帅特别安排了实践操作环节。她利用专业的遥感数据处理软件,现场演示了从数据导入、预处理参数设置到结果输出的完整流程。在演示过程中,她一边操作一边讲解,将复杂的步骤和技巧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传授给参训人员。同时,她还鼓励参训人员积极提问,针对大家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耐心细致地解答。随后,师生们应用软件操作,通过融合原始的多波段卫星遥感影像和全色影像,得到了多波段、高分辨率的合成影像,提高了影像的质量。

4月16日,由工程师彭芝珏主讲卫星遥感数据应用专题实践。首先,彭芝珏给卫星班的同学开展遥感数据应用专题授课,他从什么是遥感、遥感解译、矢量操作入门、经典遥感指数计算入门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卫星遥感系统的组成、数据获取方式以及常见的数据格式。

随后,彭芝珏在卫星测控大厅开展卫星遥感数据应用实践操作环节。通过长光卫星公司开发的协同编译软件,让师生在线共同操作,对AI识别的地物类型进行人工质检。

最后,分享了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利用“吉林一号”星座数据开展的农业遥感监测项目。通过卫星遥感影像,可以实时监测农作物的生长状况、病虫害发生情况以及土壤墒情等信息,为农业生产提供精准的决策支持。并且教大家使用软件,对某地区的卫星遥感影像进行植被提取。师生们积极参与实践操作,纷纷表示通过亲身体验,对卫星遥感数据应用有了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

本次卫星遥感数据预处理专题实践培训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通过这次培训,参训人员不仅提升了自身的专业技能,还拓宽了行业视野,增强了发展学校卫星工程的信心。卫星遥感数据处理是遥感技术应用的基础和关键环节,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需求的不断增加,对数据预处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未来,师生们将继续关注行业动态,不断探索和创新,为推动遥感技术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图:朱妍焘、黄文博、黄威

文:黄威

审核:王国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