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深化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工作。开展首批“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建设成效评估,培育建设第二批基地,组织召开工作现场会。贯彻落实高校学生社团管理办法,支持高校成立创新创业协会、创业俱乐部等学生社团,设立创新创业奖学金。推动《学生志愿服务管理暂行办法》贯彻落实,完善学生志愿服务工作体系、评价体系、保障体系。推动高校将志愿服务情况纳入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会同团中央开展星级志愿者认证工作。
9.着力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研究制定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指导高校不断完善和健全心理健康教育机制。推动《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筛查量表》和“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网络测评系统”试点应用。培育建设全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示范中心,辐射推动区域和全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组织召开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现场会,举办专题培训,编辑出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案例,修订编写大学生心理健康教材及培训指导用书。继续扶持中西部地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教师队伍发展。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增强学生心理训练、心理素质,拓展针对性实效性。
10.夯实高校网络思想文化阵地。开通应用高校网络信息管理系统,探索建立有效管理运行机制。指导全国高校校园网站联盟建设,建立反映成员高校网络文化发展的动态指标体系。推进实施“易班”推广行动计划,加强全国共建工作,加快推广步伐,丰富育人内涵和功能。推进实施中国大学生在线引领工程,加强内容创作,拓展项目载体,扩大网络覆盖,增强教育实效。加强高校主流理论网站、理论频道建设,指导开展全国高校网站名栏评选。统筹传统媒体、网络媒体,整合校园内外资源,推进光明校园传媒等项目建设,拓展高校网络思想文化空间。开展高校外文网站建设试点,提高对外宣传传播能力。
11、12 (略)
13.深化平安校园建设。研究制订深化平安校园建设的意见,完善校园安全立体化防控体系。强化中央综治委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专项组成员单位的力量统筹,开展校园安全稳定隐患排查和依法整治工作。完善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强化考评结果运用。开展高校安全管理机构创新示范建设,推动职能完善调整。指导举办首届全国高校学生安全教育教学能力大赛。结集出版《平安校园建设优秀成果汇编》。
14.统筹推进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贯彻落实中宣部、教育部党组《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队伍建设的意见》,修订印发《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启动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队伍培训基地建设,组建高校党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专家库,探索高校网络思想文化队伍作用发挥的有效机制。继续实施“思想政治教育中青年杰出人才支持计划”、高校学生工作骨干出国研修项目,支持学生工作干部参加援藏援疆干部人才计划。启动教育部辅导员网络培训和研修基地建设,继续实施高校辅导员在职攻读博士学位专项计划、辅导员国内访学研修计划,选派辅导员参加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培育建设辅导员工作精品项目,指导举办全国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评选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组织开展高校宣传工作、统战工作、学生工作、院系党组织建设、民办高校党组织建设、网络文化建设、网络舆情工作、安全稳定工作专题培训研讨。
15.从严从实抓好司局内部建设。巩固拓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学习成果,认真执行《思想政治工作司“三重一大”事项决策规定》等规章制度,完善司长办公会、司务会议事规则。稳妥开展内设机构改革,做好职能调整、干部配备工作。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从严管理党员干部。创新党支部工作方法、途径和载体,打造党支部工作品牌,编辑党支部工作动态。认真落实部机关干部能力提升计划,支持和组织干部参与理论学习、党性教育、履职能力等培养培训。积极参加机关文体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