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9日下午,由青春子学堂社团主办的“观茶艺,触茶道,悟人生”活动在本校的蓝岛书院拉开了帷幕,参与这次活动的有人文社科系老师、青春女子学堂全体成员、礼仪社社长、副社长。这次活动有幸请到了哈尼族普洱茶第三代传人彭晓金老师,彭老师是国家高级茶艺师、审评师,也是商茶文化的倡导者之一。此次活动展现了我们学校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陶冶同学们的文化修养内涵,弘扬我国优良传统文化,也让我们在茶道中感悟人生。
虽然有阵阵小雨并伴随着瑟瑟凉风,但依旧没有削减老师与同学们的热情。茶道是一种艺术、一种修身养性的方式。喝茶能静心、静神,有助于陶冶情操、去除杂质,这与提倡“清净、恬澹”的东方哲学思想很合拍,也符合佛道儒的“内省修行”思想。茶道精神是茶文化的核心,是茶文化的灵魂。
为了使大家更好的了解这个茶文化体验活动,活动开始后,首先由本次嘉宾彭晓金向大家解释了茶艺和茶道的区别道之所以为道,在于“道可道,非常道”,在于探究妙生本化背后的至理,是形而上的理论认知;而茶艺则是茶道精神的具象化,茶艺是茶道精神在现世的外化,是一种生活方式,对于人生的感性认知,也可以说是一种生活美学的阐述。并且为大家带来了古色古香的茶艺表演,瞬间让大家的心沉醉其中。紧接着嘉宾还讲解了一系列的茶具,茶礼,并且为大家泡了很多种茶(大红袍,白茶,红茶等),为大家讲解了茶的生长环境,冲泡方式,让在座的各位茶友们过足了一把茶瘾的同时对于茶文化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随着舒适高雅的音乐旋律响起,茶艺老师优雅的举手投足和谐地融合在一起,宛如一幅古色古香的水墨画,令经过的老师与同学们叹为观止。茶艺老师的专心致志,自信从容的用手中的茶杯变幻出风格新颖、别致的茶道来,令在场的老师与同学们赞叹不已。本次活动负责人李萍老师向大家解说了“中国茶史”的起源,茶以文化面貌出现,是在两晋北朝,最早喜好饮茶的多是文人雅士。唐代开元以后,中国的"茶道"大行,饮茶之风弥漫朝野,宋承唐代饮茶之风,日益普及。
俗语云:“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茶虽处于末位,但是对于中国人来说,茶的意义同样非凡,它流在身体里是血液,吟在口中是诗篇。通过这次活动在广大师生中收到了一致的好评也希望更多的人能了解到茶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