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家乡 | 寒假社会实践——人文社科系红壤新苗实践团:弘扬红色文化,赋能乡村振兴

发布者:孙晓燕发布时间:2025-02-17浏览次数:50

寒假期间,人文社科系“红壤新苗社会实践团队”在指导老师毛莉的引领下,踏上了前往泰州市兴化市千垛镇陈杨村的旅程,开展了一场为期五天的寒假社会实践活动,主题为“弘扬红色文化,赋能乡村振兴”。陈杨村作为此次实践活动的首站,以其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和生动的乡村振兴实践吸引了团队成员的注意。

在陈杨村硬铮馆,团队成员被馆内丰富的展品深深吸引。从旧水龙头、蓑衣、锄、犁、耙等老物件,到记录村庄变迁的老照片,每一件展品都仿佛在诉说着陈杨村在党的领导下,从贫困走向富裕的奋斗历程。特别是“硬铮精神”的展示,让团队成员深切体会到乡村振兴不仅需要物质资源,更离不开精神力量的支撑。

在陈杨村,团队成员还亲身体验了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通过与非遗传承人的互动,他们深入了解了剪纸、刺绣、陶艺、木雕等传统技艺,并在传承人的指导下亲手尝试,感受到了非遗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精湛技艺。同时,团队成员也了解到非遗传承人在技艺传承过程中面临的种种挑战,如技艺断层、市场需求不足等,这让他们更加意识到非遗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性。

此外,实践团队还深入陈杨村的田间地头,实地考察了乡村振兴的具体实践。他们走访了农业合作社、乡村旅游项目和文化设施,全面了解了陈杨村在乡村振兴道路上的探索与成就。陈杨村依托千垛菜花景区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团队成员乘坐小船穿梭于菜花田间,亲身体验了“船在水中行,人在画中游”的独特景观,深刻认识到乡村旅游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

此外,实践团队还深入陈杨村的田间地头,实地考察了乡村振兴的具体实践。他们走访了农业合作社、乡村旅游项目和文化设施,全面了解了陈杨村在乡村振兴道路上的探索与成就。陈杨村依托千垛菜花景区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团队成员乘坐小船穿梭于菜花田间,亲身体验了“船在水中行,人在画中游”的独特景观,深刻认识到乡村旅游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

此次社会实践活动不仅让团队成员深刻感受到了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性和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更是一次生动的思政教育。团队成员纷纷表示,将以此次实践为契机,积极参与乡村振兴实践,为乡村文化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他们相信,在党的领导下,乡村振兴的蓝图一定会实现,非遗文化的火种也一定会代代相传。

图:李昱潼

文:李昱潼

审核:孙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