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下午,通信教研室开展以“怎样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设计学习目标”为主题的教研活动,教研室全体教师参加本次研讨。
首先,全体老师共同学习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文件中提到,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为每个学生提供合适的教育。
接下来,老师们共同探讨了教学设计的全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分析阶段、策略的选择设计阶段和教学设计结果评价阶段。“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实施过程三个阶段中,重点把握如下方法: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实施方法之一:学习者分析。“以学生为中心” 教学设计,最首要的工作是对授课对象的正确而全面的分析。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而非简单的听众,充分深入地了解授课对象,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前提,也是教学设计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柳亚婷老师说到,以通信21级的学生为例,通信211和212班都是中职生,通信213班中有普高生、中职生,这三个班级,甚至是同一班级内部,都应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并且应当采用分层评价体系。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实施方法之二:学习目标的确定。确定学习目标是教学设计的首要环节,对教学目标的准确分类,具有重大意义。而在众多的教学目标分类的理论中,布卢姆的教学目标分类与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具有代表性,对教师分析和设计教学目标都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参考价值。喻志华老师提到,课程目标应当分为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职业目标,融入到每节课的目标应当分解。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实施方法之三:学习内容的序列化和学习任务和活动的确定。将学习内容的序列化一般性的操作原则是从具体到抽象、从已知到未知、从简单到复杂。具体操作:对于原理性知识,前提性的知识点必须先学习,包含的概念必须先学习;对于概念性知识,符号必须先学习,如果上位概念已知,先学习上位概念,否则从下位概念学习,经抽象概括获取新概念;对于操作过程性知识,先学习简化版本的操作,然后再增加操作细节,学习复杂版本的操作。“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对学习任务和学习活动设计最适合的方法是意义建构活动的任务设计。卞志勇老师说到,做好每节课的预习、复习,包含在教学设计里显得尤为重要。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实施方法之四:教与学策略和方法的选择。学习通常包括这样几个阶段:明确学习目标和计划、收集信息、加工处理信息、发布信息、评价学习和归因等。教师的讲授也是重要的信息来源。既然学习风格和方法是多样化的,其组织形式和交互方式也不应是单一的,包括个别化学习、小组合作以及集体授课等多种组织形式。章星和丁然老师同样在课程中融入了小组团队合作完成学习任务的设计,既提升了课堂效率,又提升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最后,老师们一致表示,好的教学设计应当是以学生的发展为主体,还有很多提升的空间有待在日后的教学理论学习、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