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至,万物生。为引导学生感受自然疗愈之力,释放心理压力,学校劳动教育课程组联合自动化心理气象站以“春分润心,手作芳华”为主题,在高淳国际慢城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劳动教育与心理健康拓展实践活动。四十余名师生用双手触摸春天,以创意对话自然,让自然与文化的双重疗愈力,为心灵破开一道春光。
竖蛋不“躺平”,绘出新希望。在劳动实践课程组孙小翔老师介绍完春分后,学生们化身“春日艺术家”,在鸡蛋上绘制草地、花朵,用色彩定格心中的春天;挑战“竖蛋”时,有人屏息凝神,有人欢呼雀跃,一枚枚稳稳立住的彩蛋,仿佛在说:“再难的困境,也能找到立足的支点!”
插花手作,把春景“装”进生活。“春分到,百花俏。”学生们走进田野,观察油菜花、荠菜花,在油菜花旁制作属于自己的“春日微景观”。跟随心理气象站王飞燕老师的讲解,将手中零碎的物件拼接成一个个生动的作品。这不仅是劳动教育课堂,更是一场与自然的对话。
诗词共读,赴千年春约。“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田间地头回荡着《春日》诗韵。学生们分享春分诗词,讲述对“平衡”“新生”的理解。当经典诗句遇见真实春光,文化的种子悄然扎根。
以劳育心,以文化人。春分不仅是节气,更是中国人顺应天时、耕耘希望的智慧缩影。劳动实践与心理疗愈结合,劳动实践课程组与自动化工程系心理气象站携手,让学生在竖蛋中学会专注平衡,在插花手作中感受内心平静,在诗词共读中对话先人哲思。“真正的教育,是让灵魂站在泥土上歌唱。”这场春分劳动课,不仅驱散了心灵的“倒春寒”,更希望让学生懂得人生的阴霾,最终会被亲手创造的美好驱散。
供稿:学校劳动教育课程组孙小翔 自动化心理气象站王飞燕
初审:韦玉龙
终审:杨军